• 银河8366cc



  • 新闻中心News Center
    行业动态Industry News
    2014
    12-12
    液化天然气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 中企借机布局引入海外气源
    发布者:     浏览次数:6750

    国际油价的持续下跌趋势似乎无法阻挡 。日前 ,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跌至63.05美元/桶,创下了自2009716日以来的最低纪录。

    而这为诸如中国一般的油气进口国,提供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的机会。据记者了解 ,国内一些企业正试图借机引入国外更为廉洁的能源,扩大液化天然气(LNG)等能源在中国市场的份额。

    作为契机之一 ,今年11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燃气基础设施,参与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等设施建设。

    在此基础上,1210日,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哈纳斯新能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液化天然气执行总裁米歇尔·马克(Michiel A.MARK)认为,种种迹象显示 ,LNG正在由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而这无疑有利于中国公司的发展。

    市场从卖方转向买方

    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意味着人们将获得更廉价以及供应更充足的LNG,意味着厂家在终端应用推广上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越来越少 。同时 ,这也意味着LNG在清洁、高能效方面的优势更容易为消费市场所接受。

    在马克看来  ,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或许只是市场向买方过渡的一种表现,而支撑这一趋势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其一,澳大利亚目前正建设一些LNG项目。投产之后 ,澳大利亚将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LNG供应商,这股新增的供应对市场格局的影响很大;其二,北美的页岩气革命深刻地影响了市场供应 。尽管目前第一批开采出来的气源还主要供应美国国内,尚未直接冲击国际市场 ,但业界预计 ,在2017-2019年,美国新增的产能将能形成对国际市场的供应;其三 ,一大批长达20-30年的LNG长约合同将在未来几年逐渐到期 ,签订方主要是欧洲国家及东亚的日韩两国。考虑到市场的变化及这些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欧洲恢复核电发展的可能等 ,这些长约合同续约的可能性比较小,向现货市场释放的新供应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

    在这样的背景下,背靠买方市场的中国公司将获得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马克告诉记者,目前中国能源市场构成中,煤炭占76.5% ,石油占9.4%,水电、核电 、风电、光伏等占9.26%2013年底的数据),而包括LNG在内的天然气应用仅占4.84%,其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布局引入海外气源

    据了解,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相比 ,天然气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尤其以LNG为代表,这种经过液化的天然气在作为车用燃料可将汽油汽车尾气中HC减少72% ,NOx减少39%,CO减少90%,SOx、Pb降为零。

    马克认为,在中国,限制LNG应用范围扩展的主要原因 ,除了气源因素之外,主要是国内终端市场偏高的价格。而国际市场的变化 ,很有可能帮助国内LNG产业突破价格难关。

    除了价格,在气源上 ,一些企业正在加紧布局 。以哈纳斯为例,该公司于20146月份、7月份连续与福建莆田市政府及广东珠海市政府签署了两个投资意向协议,计划在两地各建设一个投资额逾百亿元的LNG接收站项目。

    对此,马克向记者坦言,莆田、珠海两大工程,是哈纳斯引入国外LNG气源计划的第一步 。

    从时间上来看,建设一个LNG接收站从前期选址到最终运营需要五年多的时间。我们刚好利用这段时间去观察下未来国际LNG市场的变化 ,并寻找最佳的签约时机。马克还进一步介绍 ,其后,我们还将利用两个LNG接收站的气源开始向周边市场终端扩展 。目前在山东及河北 ,哈纳斯已经着手布局终端市场 ,并针对重型卡车物流市场与山东省物流协会及多家物流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一起布局终端加气站。

    在业界看来 ,只要解决了气源问题,依托莆田和珠海两个基地,哈纳斯可以很快将这一模式在东南沿海各省,以及邻近的一些区域复制,进而扩大其在终端市场的份额。

    不过,尽管已与地方政府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在国内,建设LNG接收站还必须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包括市级、省级政府的层层审批 。而马克向记者表示,他对此十分乐观。(摘自证券日报)

    返回
    相关文章


  • XML地图